宜蘭羅東夜市「米糕陳」好吃嗎?南部人初體驗口味差異公開
羅東夜市美食百家爭鳴,真正讓人一試成主顧的究竟是哪一家?
這次走訪羅東小吃熱區,從人潮到味蕾衝擊,過程出乎意料也讓人重新思考南北口味的差異。
原來,好不好吃真的見仁見智。你心中的羅東夜市必吃清單又是誰?
留言告訴我們,一起挖掘在地美味的真正寶藏!
這間住宿真的滿方便的,離夜市就差一個轉角的距離,走個幾分鐘就到了,連導航都來不及反應就已經聞到小吃香味。
本以為會碰上週末人擠人,沒想到現場出奇地冷清。
可能是平日,又或是碰上某些店休,不少攤位沒開,和以往那種水洩不通、人聲鼎沸的夜市氛圍差很大。
但說真的,熊本一家覺得這樣反而輕鬆,不用大排長龍,哪家想吃就走過去點,連心情也跟著不疾不徐起來。
攤位就設在夜市入口屈臣氏門口那邊,不是那種華麗招牌或排隊打卡店,攤子小小的,低調到一不注意就錯過。
以前這攤其實沒名字,是後來才被正式叫做「米糕陳」,對外地人來說有名字比較好搜尋也比較容易認得。
某種程度上也是時代變遷的結果,從無名老店走到有名有姓的階段,說它是羅東夜市在地經典小吃之一也不為過。
米糕一上桌,畫面看起來很熟悉。
米上鋪了滿滿肉燥、灑了魚鬆,再放一點香菜點綴,跟熊本一家平常在南部吃的米糕長得幾乎一模一樣,乍看之下甚至有點親切感。
不過吃下第一口就發現,這和熊本一家熟悉的味道有段距離。
南部米糕大多是糯米,有黏性、帶點Q勁,吃起來濕潤飽滿。
而這裡用的米據說是黃金米?!吃起來鬆鬆的,缺乏那種「黏口感」,整體偏乾、偏碎,跟熊本一家習慣的口感落差頗大。
熊本一家咀嚼起來的第一反應不是不好吃,而是有點錯愕,像是用熟悉的外衣包裝著陌生的內容。
再來是肉燥。
肉香是有的,但鹹度略高,加上醬油的比例偏重,熊本一家吃個幾口後就有點膩。
不過這或許跟個人口味有關,畢竟熊本一家早就聽說「宜蘭人吃得比較鹹,就像南部人偏甜」這句話不只一次。
至於肉燥裡混了一些豆皮碎塊,這點倒是頗特別,讓整體多了點咬感變化。
一碗米糕下肚,熊本一家想來點湯沖一下口中的鹹味,就順手點了魚丸湯。
結果,湯也是偏鹹路線,喝完會忍不住想去便利商店買瓶水。
魚丸本身是傳統那種扎實中帶點彈性的口感,但這裡的魚丸稍微偏軟,吃起來不難吃,就是少了點印象深刻的驚喜。
如果是追求座位舒適、環境整潔的類型,可能要有心理準備。
米糕陳就是傳統的路邊攤,桌椅和用餐區是簡單擺設,清潔基本上是靠客人自律。
阿姨是一人作業,從點餐到收錢、出餐全都親力親為,動作俐落但也忙到幾乎沒時間抬頭。
不過這種場景在夜市就是常態,能體諒就能吃得自在。
這攤有它的歷史味道,若是你對環境不太計較,只想嚐嚐當地口味,那就直接點下去吧。
不然就外帶回飯店吃,少了煙塵味、也多點舒服感。
如果你問我「米糕陳推薦嗎?」
老實說,熊本一家覺得可以試試「宜蘭在地的味道看看」(如果你跟熊本一家一樣是外地人的話),但前提是你要先把「南部米糕」的味道從腦海中清空,否則可能會有心理落差。
「米糕陳」有自己的在地風格,從米種、調味、口感到用料,都反映了宜蘭這塊土地的飲食偏好。
對熊本一家來說,這樣的體驗才是旅行最有趣的部分。
不是每一道小吃都要驚為天人,但每一口不熟悉的味道,都是一次打開舌頭記憶的新嘗試呢。
羅東夜市にはたくさんのグルメが並んでいて、本当に「これだ!」と思える一品はどれなんだろう?
今回はローカルで人気の屋台をめぐって、行列の理由や味のインパクトを体感してきました。
意外な発見もあって、南と北の味の違いについて改めて考えさせられました。
結局のところ、「美味しい」って人それぞれですね。
あなたが選ぶ羅東夜市のマストグルメはどれですか?
ぜひコメントで教えてください。
いっしょに本当のご当地グルメを見つけましょう!
▼ 羅東美食
◎ 本文資訊僅為個人當下所見、所聽聞與感受的描述,非以推薦為目的,請自行斟酌,感恩!
◎ 相關資訊(價格、營業時間、活動內容、服務項目、設施...等)未來可能因經營策略變動而有所不同,建議先洽詢業者以確認。
✓ 如何去?
米糕陳
(點擊地址⬇︎可顯示詳細地圖)
〶
宜蘭縣羅東鎮民權路185之4號或民權路與興東路交叉口屈臣氏前(羅東夜市)
☏ 03-9530396
路邊停車、近羅東夜市停車場
付款方式:現金
✓ 延伸閱讀:宜蘭好吃好玩推薦

留言
張貼留言